塔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64卦 火水未济 (未济卦)总结

天道:火在上,水在下,没有交接,是为未济。

既济是到物的极,物极之后开始反是为未济,周而复始。

物之尽,物尽不变。易谈循环相生是为易。

人间道 变易,不易,简易。不易的原则是人间道,亘古不变的法则。未济之时,有亨。谨慎应对。

君子观象,未济之时,水火不交,不当之象,必各安其位,慎进。当进入新公司的时候,与所有人都不了解,不熟悉,为未济之时,安其位,此时应慎进。君子观象水火不相交,不当之象。处此之时必各安其位,各得其所,慎重慎进。小人处此未济,从不量力而进,终未能济,自招灾自招损自招悔。君子难进易出,小人易进难出。

小人从不量力而济,终未能济,自招损。未济未穷也。

占卜:一人提刀斧,一虎坐,梯子有至字,一旗插山上,一人取旗。1.一旗坐在山上:揭竿币起,正義之師。一人取旗:代替也,带帽有两姓高姓,宋姓,其人取代之象。(附註:峪:谷姓。旗揚:楊姓。)有谷、楊合乃招凶象。

2.老虎在梯子旁边,说明前进会遇到危险。一虎坐:肖虎人,王姓,虎坐乃無威之象

3.一个梯子,说明一次新轮回开始了,此时应该积极进取。梯子有至字:無刀日至,桎梏受困象;说明爬山梯子就可以达到目标。无刀曰至。

4.一个人拿着斧和剑要去砍老虎,说明要前进先要排除隐患。一人提刀斧:劉姓,武官,手有生殺之權。

5.一个人正要取走令旗,说明没有秩序可以遵循。

离地着人几丈深,是防偷营劫寨人,

后封太岁为凶煞,时加谨慎祸不侵。

阳宅:二女居二子位(北)1.女身男态,性刚易怒;2.肖虎女子,必枯坐无成:3刘高宋姓等人从武吉;4.婚事必不成,与同时生人婚时不同5.从商求财是非多,多官司,争执。

火水未济

先天卦王虎之人受桎梏,卯卓宋高得利人,高台倾覆,婚事不成反招凶,求财求官两不利,发在乱世,一生武官主大利,余不吉,夫妇不和争执多,有女为贵。

后天卦:东南西北居无定所,凡事缺临门一脚,踏谷扬旗终凶,不贪不吝正财可守终生,忧中见喜之课。

值年卦:未济之年,虎人受困之时,事多壅滞,慎处守成吉,力争招是非,婚事不利,求财谨慎防小人。

《周易阐真》上离下坎(未济卦第六十四)火水未济:未济代表着未完成,火水未济意味着事业尚未成功,必须经受考验和磨砺才能成功。在这个时候要坚持信心,不断努力,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未济者,阴阳犹未济也。卦德下坎陷、上离明,明于外而暗于内,因明致陷,因险生明,阴差阳错,两不相应,故谓未济。此炼己退阴,待时返阳之卦,承上小过而来。小过者,动止如一,以小养大,无为之道,乃阴阳相济以后之事,当其未济,必先炼去一切陷阳之阴,而后真阴现象,真阳来还,阴阳相济,金丹凝结,此炼己待时有为之功,所以贵也。人自二八数足,乾坤相交,乾中之阳入于坤宫,坤实成坎。坤中之阴入于乾宫,乾虚成离。离中一阴,受乾阳之气,阴阳团聚而变为火;坎中一阳,受坤阴之气,阴阳熏蒸而变为水。此水此火,在后天中阴阳相杂,真假相混,日生夜长,温和之火,化而为暴燥之火,真一之水,化而为淫欲之水。火性一发,识神用事,元神退让;水性一动,浊精作祸,元精消耗,于是争名夺利,比胜好强,损人利己,聪明外用矣。恣情纵欲,迷于声色,自暴自弃,阴险在内矣。

明用于外,而暗于内。陷其真而认其假,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性乱命摇,阴阳不和,五行相伤,七情六欲,般般惧全,千谋百智,件件皆有,此未济之所以为未济也。

然曰未济,是未至于济,非绝不能济,特人未求其济耳。若求其济,亦终能济,是以未济而有亨道也。未济虽有亨道,但后天阴气,用事已久,先天真阳,陷溺已深,未能遽然有济,必须炼己之功,方能见效。炼己者,炼人心也。人心为群阴之祖,人心一去,群阴亦化,虚室生白,真阳渐有可复之几。但未到炼己纯熟之时,则心不虚而明不真,阴气犹未退尽,不可急求其济,倘不知火候,急欲济之,是人心用事,假明做作,未济终不济,如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矣。狐属阴,多疑之物,小狐虽疑少,不能无疑。

人心不去,道心不彰,亦小狐之类,虽有济之几,未至济之时,几于济而炼己未熟,虽欲向前,反成落后,濡尾不利,如何能济?故修道者,炼己必至于虚极静笃,陷阳之阴退尽,方能先天至阳之气,自虚无中来。真阴真阳,两而合一,未济者而能济。经云:“炼己不熟,还丹不结。”可知炼已为修真第一着,炼已待时,岂小补云哉!

序卦传:物不可穷也.受之以未济,终焉男之穷也

无限发展的先机

【经文+传文]《未济》亨;小狐汔济①,濡其尾②:无攸利。

《彖》曰:《未济》“亨”,柔得中也③。“小狐汔济”,未出中也;“濡其尾,无攸利”,不续终也。虽不当位④,刚柔应也⑤。

《象》曰:火在水上⑥,《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物以类聚)

[注解] ①汔:汔借为“几”,几乎将要。济:渡水。②濡其尾:沾湿了尾巴。濡:沾湿。③柔得中:六五是阴爻,居上卦中位。④不当位:初六、六三、六五阴爻居阳位,九二、九四、上九阳爻居阴位,都是“不当位”。⑤刚柔应:初六和九四、九二和六五、六三和上九,是同位爻刚柔相应,所以说“刚柔应”。⑥火在水上:《未济》卦下坎上离,离是火,坎是水,所以说“火在水上”。水放在火下,是放错了位置,不能灭火,灾害无穷。 认清事物并摆正事物的位置是极其重要的,所以下文说“君子以慎辨物居方”。(方:位置)

[译文]《未济卦》象征事未成之时:努力可致亨通;(如果不慎)就像小狐几乎渡水成功时,沾湿了尾巴:无利可得。

《彖传》说:《未济》卦是亨通的,因为臣子中正。“小狐汽济",是说臣子办事不是出于中道的;“濡其尾,无攸利”,是说臣子办事不能善终。虽然臣子地位失当,君臣之间却还能互相响应。

《象传》说:火在水上,这就是《未济》卦的象征。

君子取法《未济》卦,谨慎地辨别事物,摆正事物的位置。此卦卦象为小狐几乎渡水成功时,沾湿了尾巴。未济就是还没有渡过河的意思,象征事情未完成。

《周易正义》坎下離上。未濟:亨,小狐汔濟,濡其尾,無攸利。

[疏]正義曰:「未濟,亨」者,「未濟」者,未能濟渡之名也。未濟之時,小才居位,不能建功立德,拔難濟險。若能執柔用中,委任賢哲,則未濟有可濟之理,所以得通,故曰「未濟,亨」。「小狐汔濟,濡其尾,無攸利」者,汔者,將盡之名。小才不能濟難,事同小狐雖難渡水,而無餘力,必須水汔,方可涉川。未及登岸,而濡其尾,濟不免濡,豈有所利?故曰「小狐汔濟,濡其尾,無攸利」也。

《彖》曰:「未濟,亨」,柔得中也。以柔處中,不違剛也。能納剛健,故得亨也。

[疏]正義曰:此就六五以柔居中,下應九二,釋「未濟」所以得「亨」,柔而得中,不違剛也。與二相應,納剛自輔,故於未濟之世,終得亨通也。

「小狐汔濟」,未出中也。小狐不能涉大川,須汔然後乃能濟。處未濟之時,必剛健拔難,然後乃能濟,汔乃能濟,未能出險之中。

[疏]正義曰:「小狐汔濟,未出中也」者,釋小狐涉川,所以必須水汔乃濟,以其力薄,未能出險之中故也。

「濡其尾,無攸利」,不續終也。小狐雖能渡而無餘力。將濟而濡其尾,力竭於斯,不能續終。險難猶未足以濟也。濟未濟者,必有餘力也。

[疏]正義曰:濡尾力竭,不能相續而終,至於登岸,所以無攸利也。

雖不當位,剛柔應也。位不當,故未濟。剛柔應,故可濟。

[疏]正義曰:「雖不當位,剛柔應」者,重釋未濟之義,凡言未者,今日雖未濟,複有可濟之理。以其不當其位,故即時未濟;剛柔皆應,是得相拯,是有可濟之理。故稱「未濟」,不言「不濟」也。

《象》曰:火在水上,未濟。君子以慎辨物居方。辨物居方,令物各當其所也。

[疏]正義曰:「火在水上未濟」者,火在水上,不成烹飪,未能濟物。故曰「火在水上,未濟」。「君子以慎辨物居方」者,君子見未濟之時,剛柔失正,故用慎為德,辨別眾物,各居其方,使皆得安其所,所以濟也。

[经文+传文]初六濡其尾:吝(不量力)

《象》曰:“濡其尾”,亦不知极也①。[注解]①极:指方法。

[译文]初六 小狐沾湿了尾巴:必有遗憾。

《象传》说:渡水沾湿了尾巴--这是因为不懂审慎前进的准则。

《周易正义》初六:濡其尾,吝。處未濟之初,最居險下,不可以濟者也。而欲之其應,進則溺身。未濟之始,始於既濟之上六也。濡其首猶不反,至於濡其尾,不知紀極者也。然以陰處下,非為進亢,遂其志者也。困則能反,故不曰凶。事在已量,而必困乃反,頑亦甚矣,故曰「吝」也。

[疏]「初六」至「吝」。○正義曰:初六處未濟之初,最居險下,而欲上之其應,進則溺身,如小狐之渡川,濡其尾也。未濟之始,始於既濟之上六也。既濟上六,但雲「濡其首」,言始入於難,未沒其身。此言「濡其尾」者,進不知極,巳沒其身也。然以陰處下,非為進亢,遂其志者也。困則能反,故不曰凶。不能豫昭事之幾萌,困而後反,頑亦甚矣,故曰「吝」也。○注「不知紀極」。○正義曰:「不知紀極」者,《春秋傳》曰「聚斂積實,不知紀極,謂之饕餮」,言無休已也。

《象》曰:「濡其尾」,亦不知極也。

[疏]正義曰:「亦不知極」者,未濟之初,始於既濟之上六,濡首而不知,遂濡其尾,故曰「不知極」也。

《周易阐真》初六,在深险之处,为下德之人。修道须先炼己持心,由渐而顿,未可遽求其济,乃愚而自用,亦欲效高明者之致济,身未动而险即随之,如濡其尾而不能前,适以取吝而已。此未济而强求其济者也。

[经文+传文] 九二 曳(踩刹车)其轮:贞吉。

《象》曰:“九二”“贞吉”,中以行正也

[注解]①中以行正:本爻九二是阳爻,居下卦中位。

[译文]九二(事未成之时)拖曳住车轮不使急行:守持贞正可获吉祥。《象传》说:九二说秉守正道是吉祥的--这是说君子守中,行事正直。

《周易正义》九二:曳其輪,貞吉。體剛履中,而應於五,五體陰柔,應與而不自任者也。居未濟之時,處險難之中,體剛中之質,而見任與,拯救危難,經綸屯蹇者也。用健拯難,靖難在正,而不違中,故「曳其輪,貞吉」也。

[疏]正義曰:「曳其輪,貞吉」者,九二居未濟之時,處險難之內,體剛中之質,以應於五。五體陰柔,委任於二,令其濟難者也。經綸屯蹇,任重憂深,故曰「曳其輪」。「曳其輪」者,言其勞也。靖難在正,然後得吉,故曰「曳其輪,貞吉」也。

《象》曰:「九二」「貞吉」,中以行正也。位雖不正,中以行正也。

[疏]正義曰:「中以行正」者,釋九二失位而稱貞吉者,位雖不正,以其居中,故能行正也。

《周易阐真》九二,刚以柔用,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炼己待时,如车曳其轮。暂时养刚,虽在未济之时,而有暗济之吉。此未济而待时致济者也。

[经文+传文] 六三 未济,征凶;利涉大川。

《象》曰:“未济征凶”,位不当也①(穏抓稳打强臣弱主.险难之末)[注解]①位不当:本爻六三是阴爻居阳位,是“位不当”。

[译文]六三个渡水失败,争于前进则凶险;渡大河有利。

《象传》说:“未济,征凶”--这是因为君子地位失当。

《周易阐真》六三,在未济之极,将有可济之几,不知药物火候,依一己之阴,妄想有济,行险侥幸,未济终不济,征远而未有不凶者。幸其居于二阳之间,能顺有道之士,借人济已,阴可化而阳可复,虽涉大川之险,亦吉无不利矣。此未济而求师致济者也。

《周易正义》六三:未濟,征凶。利涉大川。以陰之質,失位居險,不能自濟者也。以不正之身,力不能自濟,而求進焉,喪其身也。故曰「征凶」也。二能拯難,而已比之,棄已委二,載二而行,溺可得乎?何憂未濟,故曰「利涉大川」。

[疏]正義曰:「未濟征凶」者,六三以陰柔之質,失位居險,不能自濟者也。身既不能自濟,而欲自進求濟,必喪其身。故曰「未濟,征凶」也。「利涉大川」者,二能拯難,而已比之,若能棄已委二,則沒溺可免,故曰「利涉大川」。

《象》曰:「未濟,征凶」,位不當也。

[疏]正義曰:「位不當」者,以不當其位故有征則凶。

[经文+传文]九四 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①,三年有赏于大国。《象》曰:“贞吉悔亡”,志行也。

[注解]①震:作副词,犹言“以雷霆之势”。

[译文]九四守持贞正可获吉祥,悔恨消失;以雷霆之势讨伐鬼方,三年后得以被封赏为大国诸侯。

《象传》说:“贞吉悔亡”,是说君子心志实现了。

《周易正义》九四: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賞於大國。處未濟之時,而出險難之上,居文明之初,體乎剛質,以近至尊。雖履非其位,志在乎正,則吉而悔亡矣。其志得行,靡禁其威,故曰「震用伐鬼方」也。「伐鬼方」者,興衰之征也。故每至興衰而取義焉。處文明之初,始出於難,其德未盛,故曰「三年」也。五居尊以柔,體乎文明之盛,不奪物功者也,故以大國賞之也。

[疏]正義曰:居未濟之時,履失其位,所以為悔。但出險難之外,居文明之初,以剛健之質,接近至尊,志行其正,正則貞吉而悔亡,故曰貞吉、悔亡。正志既行,靡禁其威,故震發威怒,用伐鬼方也。然處文明之初,始出於險,其德未盛,不能即勝,故曰「三年」也。五以順柔文明而居尊位,不奪物功。九四既克而還,必得百里大國之賞,故曰「有賞於大國」也。

《象》曰:「貞吉,悔亡」,志行也。

[疏]正義曰:「志行」者,釋九四失位而得「貞吉悔亡」者也。以其正志得行,而終吉故也。

《周易阐真》九四,刚居柔位,似乎失正,不吉而致悔。然其所以贞吉而悔可亡者,特以勇猛精进,用刚道震起,伐鬼方而除后天之阴,潜修密炼,用柔道,三年有赏于大国,以复先天之阳。然必三年有赏者,真阳为假阴所陷已久,真者固不易复,假者亦所难除,必须功深日远,方能有济,此未济而渐次致济者也。【经文+传文]行刚六五 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①:吉。谦让的风度

《象》曰:“君子之光”,其辉吉也。

【注解]①光:光荣。

【译文]六五 守持贞正可获吉祥,没有悔恨;君子的光荣是做人有诚信:吉祥。《象传》说:君子的光荣是做人有信用--这种诚信的光荣是吉祥的。

《周易正义》六五:貞吉,無悔。君子之光,有孚,吉。以柔居尊,處文明之盛,為未濟之主,故必正然後乃吉,吉乃得無悔也。夫以柔順文明之質,居於尊位,付與於能,而不自役,使武以文,禦剛以柔,斯誠君子之光也。付物以能,而不疑也,物則竭力,功斯克矣,故曰:「有孚,吉。」

[疏]正義曰:「貞吉,無悔」者,六五以柔居尊,處文明之盛,為未濟之主,故必正然後乃吉,吉乃得無悔,故曰「貞吉,無悔」也。「君子之光」者,以柔順文明之質,居於尊位,有應於二,是能付物以能,而不自役,有君子之光華矣,故曰「君子之光」也。「有孚,吉」者,付物以能而無疑焉,則物竭其誠,功斯克矣,故曰「有孚,吉」也。

《象》曰:「君子之光」,其暉吉也。

[疏]正義曰:「其暉吉」者,言君子之德,光暉著見,然後乃得吉也。

《周易阐真》六五,虚人心而求道心,不为假明所误,是以贞吉也。下应二阳,取彼坎中之实,以填我离中之虚,虚心而能实腹,是以无悔也。贞吉,无悔,阴阳相合,假明去而真明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感而遂通,寂然不动。是谓君子之光,始而未济者,终而大济,其致吉已于虚心信之矣。此未济而能虚心致济者也。

[经文+传文]上九 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①。

《象》曰:“饮酒濡首”,亦不知节也。[注解]①是:正道。

[译文]上九 怀着诚信之心饮酒:无灾害;饮酒得意忘形,浇湿了脑袋,纵然为人诚信,也有失正道。

《象传》说:饮酒时浇湿了脑袋--这人也太不知节制了。

《周易正义》上九:有孚於飲酒,無咎。濡其首,有孚,失是。未濟之極,則反於既濟。既濟之道,所任者當也。所任者當,則可信之無疑,而已逸焉。故曰「有孚於飲酒,無咎」也。以其能信於物,故得逸豫而不憂於事之廢。苟不憂於事之廢,而耽於樂之甚,則至於失節矣。由於有孚,失於是矣,故曰「濡其首,有孚,失是」也。

[疏]正義曰:「有孚於飲酒,無咎」者,上九居未濟之極,則反於既濟。既濟之道,則所任者當也。所任者當,則信之無疑,故得自逸飲酒而已,故曰「有孚於飲酒,無咎」。「濡其首」者,既得自逸飲酒,而不知其節,則濡首之難,還複及之,故曰「濡其首」也。「有孚,失是」者,言所以濡首之難及之者,良由信任得人,不憂事廢,故失於是矣。故曰「有孚,失是」也。

《象》曰:「飲酒」「濡首」,亦不知節也。

[疏]正義曰:「亦不知節」者,釋飲酒所以致濡首之難,以其不知止節故也。

《周易阐真》上九,在未济之终,正是有济之时,可信其阴阳相济,出于自然,不待勉强,饮酒宴乐,可以无咎。然天时虽有济,亦人事不可废,尽人事以扶天道,则天人合发,信于济而信之是矣。否则,天时有济,不过偶然间耳。若无调理水火之功,则先天至宝,来而又去,济之不固,终归不济,如濡其首,有孚失是矣。此乘时而用人力致济者也。

然则,未济致济之道,当阳气有陷,须炼己待时以防险。当阳气出陷,又当借明破暗以化阴,急缓进退,不失其时,方是阴阳相济、性命双修之道。学者欲修大道,可不以炼己为先哉!

第64卦 火水未济 (未济卦) 事业未竟 中下卦

  象曰:离地着人几丈深,是防偷营劫寨人,后封太岁为凶煞,时加谨慎祸不侵。

  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离)相叠 。离为火,坎为水。火上水下,火势压倒水势,救火大功未成,故称未济。《周易》以乾坤二卦为始,以既济、未济二卦为终,充分反映了变化发展的思想。

  事业:处于最后的关键时刻,成功与否就在眼前。因此务必不可掉以轻心。自我节制非常重要,坚持到底,必要时也可能慎重地进行适度冒险,以成就事业。

  经商:市场处于大变动的前夕,前景如何尚不明显。这是最为艰苦的时期,头脑必冷静,切勿冒险,不可行动过度,适度节制,观察动向,决定行动。

  求名:长期的努力和追求即会有结果。在成败的关键时刻应泰然自若,听天由命,顺其自然。

  外出:积极行动,十分有利。

  婚恋:已经渡过了困难阶段,再慎重地加把劲,会有美满的结果。

  决策:此卦的意思是“未完成”,表明前途无量,有充分发展的可能。因此,必须坚持中正的原则,以明智、中庸、诚信、谦逊的态度,成就事业。面对人生,唯有勤勤恳恳,极力尽人事,听天命,不必过分计较成功与否。

相关文章

未济卦是吉还是凶 未济卦吉凶难辨

未济卦是吉还是凶未济卦吉凶难辨未济卦,又称为“水火未济”,由坤(地)上离(火)下组成。象征着水火相争,阴阳未调和。在易经中,未济卦是十分特殊的一卦,因为它既代表着危险,又代表着机会。未济卦的吉凶难辨,..

雷水解之水火未济姻缘 火水未济变雷水解测吉凶?

目录:1、刚找到个工作,起个卦。主卦为“解”,变卦为“未济”2、请高手解阴历2011年九月二十二18点47分六爻卦雷水解卦怎么解3、缘分签中的“坎下、兑上、忍苦之象”是什么意思?4、雷风恒变卦水火未济,分手能复合吗?..

未济卦姻缘 未济卦恋情?

目录:1、易经第六十四卦济火水未济离上坎下求姻缘2、占得鼎卦,变为未济卦求姻缘此卦怎么解?3、火水未济卦预示什么4、未济卦六爻占噬吉凶,谦卦六爻占筮吉凶易经第六十四卦济火水未济离上坎下求姻缘未济卦,离于上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