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水说/宁南 李崇仁

水,《物种起源》达尔文未言及。或其忽略,或其不解,或其无视。

吾之言水,天地生命,万物之源也。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周易有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古语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何其乐?究其由,美于形态,波平浪静,汹涌澎湃,涓涓细流,浩浩荡荡,清澈一泓,烟波浩淼,皆于人赏心悦目,涤肤之垢,洗灵之垢。与人洁净,清明之态,善有志者,达于事理,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于水(朱熹《四书集注》),即乐于川流不息之“动”;而智者不惑(《论语.子罕》),捷于应对,敏于事功,亦为“动"之彩。水之自然,形态功用,启之智者,以醒世耳。水之胸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世人何所及?任陵迁谷变,石枯松烂,斗转星移,水乃宠辱不惊,奔腾不息。滔滔江水,奔腾至今,历经风雨,见世沉浮,光阴流失,赏儒雅风流,墨客骚人;途战火纷飞,血雨醒风,太平盛世,歌舞升平。所有世态,水笑接纳,不曾欣喜,不曾失望,不曾放歌,不曾抱怨,不愤世嫉俗,不冷眼傍观。而盈笑容,看破红尘。且未清高,以卑微低走;其立高处,与世清澈眼泪,甜美乳汁。其生命永恆,然不炫耀,静默奉献;其乳汁,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之众生;血液渗土哺根生长;泪洒大地,吻干涸之唇,与莲池水,柔照月影;汇集成河,晨载船舶,午农夫涉水,晚有少女,采莲南塘秋,夜生蛙声,和之潺潺。

无论泉水、溪水、河水、海水,静谧流淌,千载不息。

泉水之分,山间飞泉,名之涧下水,或流于两山之间,由高而下,潺潺叮咚;平地喷泉,异花怒放;或出于山洞,少之远流,唯保潭

满,静影成璧。潭若碧镜,美人梳妆,老翁观鱼,鱼游浅底,蝶恋潭影,墨客徘徊。

溪水长流,无舟船之负,哗哗唱远,永无休止,谱写乐章,潇洒千秋。或灌农田,哺育众生,或荡涤污垢,或清明洁静,常招浣女,丽人彩衣,水欢人笑。或成飞瀑,景观一方,引人感叹,引李白赋诗:“飞流直下三千尺……”。引酈道元记入《水经注》……

河水之分,河水江水。小则为河,大则为江。自古载舟,勤劳永世。舟载游人,赏尽山川,舟载墨客,吟唱河山,留下诗篇,情传后人,流传永恒。故,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江河动力,为人所用,万千电力,供于人世,改变俗世,改变天地。惜酈道未见今日三峡矣。

海水之美:江河崎曲,纳千细流,淤下泥沙,蜿蜒前行,永不回头,汇集天下方成大海。其之恒心,平之不流。不漫不益,洋洋碧波,水活澹澹,星汉燦燦,乐于其中。故古人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矣。

是故,易经喻人,皆有五行。水为一行:丙子丁丑涧下水,寓精明昂扬之人;

甲申乙酉泉中水,寓沉稳聪慧之人;壬辰癸巳长流水,寓畅达性爽之人;壬戌癸亥大海水,寓大度宽容之人;戊午己未天上水,寓性猛无常之人。

何以水寓人焉?人有水之性,水之理智,“人平不语,水平不流。”人有水之情,喜怒哀乐,惊恐惧呆,亦如水之,日暖水生烟,愄寒水冰冻。人有水之谦,方圆皆就形,水流向低,亦如君子不计小处,能伸能屈。人有水之功,去污涤垢,承舟载船,滋养万物。人亦如水,承担世事,公而忘己,任劳任怨,永劳不疲。

嗟嘘!人志何不如水呼?须敬于水,习水之德,“厚德载物",此乃为人之计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