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安法师 > 大安法师:往生品位应以发心大小还是以念佛功夫深浅判别_往生法门

大安法师

关于往生品位问题;

居士问: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里是以凡夫发心大小分判,而藕益大师是以念佛功夫浅深分判,为什么同一个问题有两种不同的分判,应该以哪一种说法?

大安法师答:善导大师对于九品往生的身份的分析,因为那个时候隋唐之际,有各宗各派的注经师,对观经九品往生的身份有种种不同的说法,其中有一种说法,基本上是抬高了往生的身份,比喻说上品上生,上品上生所表达的那种境界---临命终时,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以及无量圣众来接引,放出大光明,这时候神识到莲台中,弹指一念间到了极乐世界,一去就能花开见佛,一见佛就能分身他方世界供养无数诸佛,在无量诸佛处闻佛授记,得无量陀罗尼,花开见佛得悟证无生,这样的一种功德是八地以上的水平,于是就有一些注经家认为,往生以后是八地以上,那种往生的身份一定要登地菩萨才能够往生,或者是四地到七地的菩萨一往生得到八地菩萨那样的功德。

那中品上、中往生是不是要阿罗汉的水平才能够往生呢?都把往生位格提得很高,这样一来,上品上生是圣人的事,不是凡夫的事,凡夫没有这种资格,就在这种情况下,善导大师站在净土宗本位,以他楷定古今的气慨告诉我们,九品往生都是凡夫,跟圣人没有关系,上三品是遇缘的差异,是看他遇到什么缘来分判他往生的差异。遇到大乘佛法的缘念佛就上三品往生;遇到小乘佛法的缘念佛就中三品往生;遇到恶缘---不信因果,不信轮回,断灭见等等,身口意就造恶是下三恶道的,所以下三品是下三恶道的众生,他遇到了这种恶缘,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闻信了净土法门,信愿念佛往生,就是下三品往生,实际上我们这些人在见浊时代,都属于下三品的范围,所以我们要理解善导大师在九品往生突破了通途教理从功夫上去判的这种情况,完全是从信愿发心的大小来分判他往生品位的高低,应该说这是一个净土宗纯正的本位的立场来判的,是很精辟到位的。

藕益大师实际说在往生这一点跟善导大师没有差异,所以藕益大师说,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对一个念佛行人来说,最关心的是往生问题,核心问题解决了,往生品位的高低和念佛的功夫还是有关系的,念佛念的比较清净、比较多和念佛念的少的,(如一天念5万声和一天只念100声),往生品位那肯定是有差别的,祖师大德看问题、诠释一个经文,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修学时空背景,给于不同的理解是正常的,也应该是这样的,就像看恒山一样,横看成岭,侧成峰,看的角度不一样,但看的山还是那个山,这些祖师的诠释、弘法都是应那个时代众生的根基,加以侧重点不同的宣说,但宣说的核心理念和圣言量是没有差别的。  

相关文章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之第十大愿

第十不起贪计身见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这一愿意谓:设使我成佛时,国中天人以般若的空性,破除对身见的贪恋执著,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取正觉。贪计身谓于自身妄计执取,爱、憎、违、..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之第九大愿

第九皆得神足飞行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神足,于一念顷,下至不能超过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这一愿意谓:设使我成佛的时候,国中天人皆得神足通,于一念顷,最低限度也能飞行百千亿亿诸佛刹土,如果..

大安法师: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摆脱焦躁心态

大安法师: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摆脱焦躁心态问: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无论念佛还是为人处事,常常急功近利,心浮气躁,没有恒心和毅力,最后常常一事无成。请问如何摆脱这种焦躁的心态,真正做到与世无争,..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之第八大愿

第八皆得知他心念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见他心智,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中众生心念者,不取正觉。这一愿意谓:设使我成佛的时候,净土中的天人悉皆具备他心智通,最低限度也能了知百千亿亿诸佛国土众生心之..

大安法师:两土苦乐交互观照

大安法师:两土苦乐交互观照原文如此信已,愿乐自切。以彼土之乐,回观娑婆之苦,厌离自深,如离厕坑,如出牢狱;以娑婆之苦,遥观彼土之乐,欣乐自切,如归故乡,如奔宝所。总之如渴思饮,如饥思食,如病苦之思良药..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之第七大愿

第七皆得天耳彻听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耳,下至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所说,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觉。这一愿意谓:设使我成佛的时候,往生到净土中的天人,都能得到天耳通,最低限度也能听闻到百千亿亿诸佛所说的..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之第三大愿

第三各得真金色身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这一愿意谓:我成佛的时候,刹土中的天人身上的颜色悉是紫磨真金色,如果此愿不兑现的话,就不成佛。法藏菩萨已然成佛,那么往生极乐世界的天人悉具..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之第六大愿

第六皆得天眼彻视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眼,下至见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这一愿意谓:设使我成佛的时候,生到我刹土的天人(即带业往生者),悉皆具有天眼通,最低限度也能见到百千亿亿诸佛刹土之..

大安法师:念佛能治病,千真万确

念佛还能够治病。现在我们不是医疗费很高吗?天天生病,啊!须知阿弥陀佛是无上大医王啊!六字洪名是阿伽陀药。阿伽陀药梵文是什么意思?就是万病总治。其他的药方是一个药方治一种病,唯有这个药方——南无阿弥陀佛..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之缘起

诸位大德比丘,诸位居士同修:在东林祖庭,我们一道来研讨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是非常殊胜难得的因缘,亦是诸位同仁宿世善根福德所致。佛经常说人生难得、佛法难闻、中国难生、净土难信,确是真实不虚的。人身之难得..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之第五大愿

第五生者皆得宿命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识宿命,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劫事者,不取正觉。此愿意谓:我成佛的时候,往生到我刹中的天人,能够了知自己与他人多生多劫的宿命,最低限也能知道百千亿那由他诸劫所发生..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之第四大愿

第四形色无有好丑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觉。此愿意谓: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净土中的天人形貌颜色悉皆庄严清净,没有好丑的差异,如果此愿不兑现,就不成佛。法藏菩萨因地看到他方世界的众生..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之第二大愿

第二不复更生恶道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正觉。此愿意谓:我成佛的时候,西方净土中的天人(指带业往生的凡夫)寿终之后不再堕入三恶道,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法藏菩萨考察他方世..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的本质要点

那么了解了这个佛的本怀之后,我们也要把出生死、成佛道作为我们学佛的终极目标,这种正信、正见先要接受。要实施这样的目标,这就得拷量:我选择什么法门。七觉分的择法觉分首先告诉我们选择法门——一开始第一步怎..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之第一大愿

第一国中无三恶道愿: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这一愿是摄众生愿。愿文意谓:我成佛的时候,如果国中有地狱、饿鬼、畜生的话,我就不成佛。阿弥陀佛为什么要首先发起这个愿呢?这是因为法藏菩萨..

大安法师辑录:宿世见诸佛,乐听如是教

宿世善缘,乃闻正法大安法师辑录若人无善心,不得闻此经;清净有戒者,乃获闻正法。曾更见世尊,则能信此事。谦敬闻奉行,踊跃大欢喜。憍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宿世见诸佛,乐听如是教。《佛说无量寿经》【译文】如..

大安法师:谤无净土即谤诸佛

明智者当为世人决疑起信,在在处处,弘赞流通,即是代诸佛出广长舌,即是报佛深恩。如其违背圣言,故为魔说,其为罪也,何可言尽!今以喻明:于此有人,日出万言,以谤万佛,积满千岁,是人罪业,无量无边;而复有人出..

大安法师:不要用凡夫自己所谓的知见、修持来毒害大众

大安法师:《观经》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这段经文昭示念佛的根本原理,阿弥陀佛是本觉之理..

大安法师:挪用善款应急生活算犯偷盗戒吗?

大安法师:挪用善款应急生活算犯偷盗戒吗?居士问:弟子每月都会代收善款,有时还挪用一些善款来应急生活需要,不过弟子会在期限内归还款项,请问弟子是不是犯上了偷盗戒?法师答:这种行为倒是没有犯偷盗戒,因为你..

大安法师:学佛怎么处理世间的关系

大安法师:学佛怎么处理世间的关系学佛是智慧的教育,应该是越来越和谐的。高僧印光法师对学佛人提倡要敦伦尽份,就是对于世间的五伦关系都要处理好。你是什么角色就要把责任承担起来,如果对于这个角色和责任都不承..